您的位置 : 木千文化 > 悬疑脑洞 > 观阴_第7章

更新时间:2024-05-29 09:43:45

第7章

走脚,就是赶尸,赶尸的先生。是跟这伙土夫子完全不搭边的行当。

那边的曲二大致说了一番早前就已经制定了行程,

戚家的伙计们要坐着今晚的航班飞到黔南的荔波机场,转车到了地方去挖墓洞,

曲二和刑宇这些先生师傅们明天早晨吃完饭之后再走。

主要是因为这些先生师傅们大多岁数比较大,跟着伙计一起连夜坐航班估计吃不消。

晚上的席间没有中午热闹,大家都没有多说话,戚家的伙计们更是拼了命的吃,

航班八点起飞,到了的时候都已经将近半夜了,下了飞机之后还有一大段的路要走,

基本一晚上都在路上,不多吃点真受不了。曲二露了个面就走了,

那个赶尸的湘西人倒是留了下来吃饭,席间不少人过去跟这老头儿打招呼,

但是老头儿闷不吭声的低着头,似乎并不屑于跟这些人说话。赶尸的向来都孤僻,

正如这门职业也始终被蒙在一层神秘的面纱里面轻易不肯示人。

刑宇早些年的时候跟他们打过交道,现在的赶尸匠们大多都已经很老了,

这些老赶尸匠们很少能够温饱,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所以刑宇只能看见一些干枯瘦弱的老人蜷缩在潮湿竹板房的门前,朝他笑出一口的黄牙。

不过这属于一个时代的必然,时代是变迁的,向前的,这如同他们在座的所有人一样,

他们的时代也都在渐渐过去,刑宇这些驱鬼的先生们如是,那伙戚家的土夫子们如是,

角落里闷不吭声坐着的赶尸匠亦是如是。一伙人吃完饭后就各自散了,

看守刑宇的人依旧在他后面跟着,那个老赶尸匠也跟他一道走着,后面也跟着人,

到了门口才发现,两个人的房间只隔着层墙,老赶尸匠扭过头来看了刑宇一眼,

刑宇这才看清老头儿的整张脸,他的嘴像是被什么挠了一下般,从人中往下,

鼓出了一条肉色的口子,这使他长满皱折干瘪焦黄的脸添了一丝阴鹜恐怖。

这跟刑宇见过的所有的赶尸匠们都不一样,

这个老头枯竭浑浊的眼球似乎如同一个真正死去的人,或者像刑宇见过无数次的鬼魂一般。

两个人只对视一眼,就被曲二的保安送回了房间。次日早八点,一伙人驱车到了黄花机场,

将近十一点钟的时候飞到了荔波,墓隔着这里还是很远的,

但是黔南目前通航的机场只有荔波机场,大家伙连稍作休息的工夫都没有,

几辆路虎在机场的出口已经等候多时,因为那墓是早前就已经定位的了,

盗洞也挖的差不多了,风也通好了,就等着刑宇他们这些东风了。

刑宇刚来时以为这些人是找他寻龙点穴的,因为南方的土质并不太适合下洛阳铲,

所以南方的土夫子大以寻龙点穴来定墓的多,

甚至还有一些老一辈的手艺人都能通过闻土的方法来看穴位。

但既然他们找他来并不是看在自己的爷爷精通风水的名头上,那自己所被人熟知的,

就只有自己的这一双眼,因为它们能见鬼见神。但是墓里却是不需要。刑宇愈发的迷惑,

这伙人的做派,实在可疑。可刑宇只是个被劫持来的人,连逃都逃不了,

就算有满腹的猜忌疑惑,那也只能压在肚子里。路虎一路飞驰,直往南下。

一伙人的午饭都是在车上吃的,是一些汉堡面包之类的东西,几个年轻人还好,

剩下的老先生们确实有些吃不惯外国炸薯条鸡排汉堡的味,

但是想当年这些老先生们翻山越岭去倒斗探洞的时候,常常是个把个月跋涉在深山老林子里,

甚至还活的都吃过,南方的蛇多,那蛇扒了皮肉上都连黏着一团一团的寄生虫,

但是为了养家糊口,啥都能吃的下,更别说这些东西,那算个什么,只是英雄老去,

胃口牙口和体力精力确实都赶不上年轻的时候了。中途经过了一次水道,又换了一次车,

这次是几辆越野吉普,大马力,飚的很猛,有几个老的都吐了,

刑宇坐的这一辆上就有这么一位,在他的左手边,吐得一车都是,

刑宇自然也不可避免的的遭了秧。曲二正好就是跟这辆车走,看见此情景,也是一肚子的气,

这老的终究体力上还是赶不上年轻人,但也没办法,毕竟等会还得让他们给自己卖命,

所以他只能压下满肚子的气吩咐所有的车都慢点,最后的一程已经不适合驱车了,

这是片老林子,根本就没有路,墓就在山的那一头,一伙人只能登山,

几个吐了的老的被年轻的搀着。这一通的耽搁麻烦,等终于到了地方的时候,

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这是黔南最南部的一片老林子,平时少有人迹,

只有些赶山的黔南人偶尔途经此地。而且这片林子不仅老,还荒的很,植被交错复杂,

亏得前来带路的戚家伙计们早前就已经做好了地标,要不然肯定得一通的绕,迷路都是常事。

盗洞的口子挖的十分精细,入口的大小有大半个公交车门那么大,算是很高级的手艺了,

现在差不多的盗洞都是方形的,并在四面装钉上木板,利用木板的支撑作用,

可以基本避免塌方,盗墓后或火烧木板或将木板抽出,防止留下痕迹。

但是这片老林子估计很少有人来,所以走的时候一般都不用处理。

墓顶是用朱砂混的粟米水稻和泥沙混和而成的,别小瞧这些东西,硬度可堪比当今的大理石,

索发现频道到南方一些小村落去采景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原始的碉楼建筑的材料就是这些东西,

老一辈的智慧是通过无数次的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且老一辈估计也没那么多黑心的商人。

墓顶需要爆破,戚家有不少的伙计都是专门的爆破专家,火药的量拿捏的几乎分毫不差,

大致是清理余土,火药称好两钱数放上面 ,定向爆破 ,放闷屁 下去 ,拆金刚墙。

这里属于比较早期的少数民族的墓葬,少数民族配用于墓葬规格的少之又少,

多半是王族或部族的首领,看样子规模不容小觑。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200